像字开头的组词
- 1、:照片。
- 2、:像素是指由图像的小方格组成的,这些小方块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小方格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可以将像素视为整个图像中不可分割的单位或者是元素。不可分割的意思是它不能够再切割成更小单位抑或是元素,它是以一个单一颜色的小格存在。每一个点阵图像包含了一定量的像素,这些像素决定图像在屏幕上所呈现的大小。#####
- 3、:指佛寺。
- 4、:1.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
- 5、:(1)言行合情合理——多用于否定或反问
- 6、:1.活象;好象。
- 7、:像差(全称色像差,aberration)是指实际光学系统中,由非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和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不一致,与高斯光学(一级近似理论或近轴光线)的理想状况的偏差。
- 8、:与某事物形状相似。
- 9、:称意;如意。
- 10、: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
- 11、: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
- 12、:模仿。
- 13、:即像法。亦泛指佛法。
- 14、:相象;好象是。
- 15、:旧时俗称少年男伶旦角。
- 16、:(1)够一定的标准或水平
- 17、:像法之时运。
- 18、:佛像与佛塔。指寺庙。
- 19、:仿天然产物制作的花果人物等工艺品,因形态逼真如生,故称。引申指中看不中用的人。以说唱为业的女子。
- 20、:《楚辞.招魂》:"天地四方,多贼奸些,像设君室,静闲安些。"朱熹集注:"像,盖楚俗,人死则设其形貌于室而祠之也。"蒋骥注:"若今人写真之类,固有生而为之者,不必专指死后也。"后称所祠祀的人像或神佛供像为"像设"。
- 21、:(1)为纪念某人而戴的有某人像的金属章或塑料章
- 22、:佛教指像法的末期。
- 23、:像态,模样儿。
- 24、:一种将照片夹在其中供陈设用的生活用品。多以玻璃或透明化学制品做成。
- 25、:石刻的画像铭文。
- 26、:模样儿。
- 27、:橡树果实。
- 28、:人物塑像的底座。
- 29、:即口技。
- 30、:长相,容貌。
- 31、:1.容貌姿态。2.指流露某种思想或情况的神色﹑表情。
- 32、:特指某人的行为或感觉不切实际。
- 33、:像法时代之教化或相对于儒教之称‘名教’,而以佛教拜佛像。
- 34、:即相声儿。借指滑稽虚假的言辞动作。
像字中间的组词
- 1、:1.形容情况异常。2.形容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如:今天这场球踢得不象样。
- 2、:不满意,不称心。
- 3、:(1)电视技术中用来摄取景物的装置。它可将图像分解并变成电信号,用来拍摄文体节目、集会等实况,可分为黑白、彩色和立体摄像机几种
- 4、:(1)利用扫描把图像转变为电脉冲的电视真空管
- 5、:1.专供画像者临摹的各种人物头像图册。
- 6、:(1)供记录电视图像及伴音,能存储电视节目视频信号,并且过后可把它们重新送到电视发射机或直接送到电视机中的磁带记录器。分磁性录像机、电视屏幕录像机和电子束录像机等类型
- 7、:(1)心∶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
- 8、:宋元时期杂艺的一种,以模仿各种声音与动作娱悦观众。
- 9、:(1)一种阴极射线管,其一端有一荧光材料制成的屏,屏上产生可见的像(如电视图像或示波器曲线)
- 10、:(1)供记录电视图像及伴音,能存储电视节目视频信号,并且过后可把它们重新送到电视发射机或直接送到电视机中的磁带记录器。分磁性录像机、电视屏幕录像机和电子束录像机等类型
- 11、:只能用来放录像带而不能录像的机器。
- 12、:(1)一种电视摄像管。在这种管中,由光电发射表面产生的电子图像被聚焦在定义孔径的平面内,并且通过该孔径进行扫描
- 13、:(1)指言语行动不合情理 (2)形容坏得没法说
- 14、: 与自然物像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的绘画。
- 15、:[lùxiàngpiāner]:〈名〉义同“录像片piàn”。[lùxiàngpiàn]:〈名〉用放录像的方式播映的影片、电视片。
- 16、:(1)以传统的图像或象征描绘宗教的或传说的主题的艺术
- 17、: 记录图像和声音用的磁带。
- 18、: 面阵摄像机的成像面以像素为最小单位。
- 19、: 人心深似海,说明人心很复杂,一个人想什么你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像海一样深不可测。
- 20、:录像片。
- 21、:主要以人物为表现对象的摄影。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可在自然光线或人工光线下进行,也可在两种光线混合条件下进行。
- 22、: 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
- 23、:形容试探人心的方法讲
- 24、:音像读物,也称“视听读物”。
- 25、: 石像经济出处复活节岛的故事,内容房地产经济。
- 26、: 集群技术的一种。
- 27、:图像合成是将多谱段黑白图像经多光谱图像彩色合成而变成彩色图像的处理的一种技术。
- 28、: 出自《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相关图书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 29、: 镜像运动—mirrormovements,一侧肢体作随意运动时,另侧肢体几乎同时出现复制的不随意运动。
- 30、:用艺术手法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 31、:《图像处理》是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即祥。
像字结尾的组词
- 1、:(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 2、:(1)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 (2)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 3、:(1)用图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某人脸部的像
- 4、:(1)绘制、摄制或印制的形象
- 5、:(1)有些像;仿佛像 (2)似乎
- 6、:(1)其各部分的排列与另一个作为模型的基本相似的东西的排列正相反;相对一根与之交错的轴或一个与之交错的平面为颠倒的东西
- 7、:(1)雕刻或雕塑的像
- 8、:(1)用特种装置把物体的图像分解,变成电信号,记录下来
- 9、:亦作'群像'。 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
- 10、:1.道教始祖老子的像。
- 11、:1.佛像。
- 12、:蜡人。
- 13、:不像样,不正常。
- 14、:碑上刻的人像。
- 15、:1.亦作"梦象"。2.梦中所见的形象﹑情景。
- 16、:(1)在照相材料上产生的人体的任何照片 (2)人的形体的表现(如在素描、油画、模型、雕塑、刺绣中),特指人体形象,尤指裸体人像的表现
- 17、:(1)人头部的像
- 18、:1.佛的画像﹑塑像。2.指以珍贵材料制作的神像。
- 19、:家谱上的画像。
- 20、:亦作'群像'。 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
- 21、:(1)释迦牟尼佛的塑像
- 22、:隐约貌。
- 23、:壁龛中的佛像。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令﹐克荷先业﹐庄严龛像﹐首于西峰石壁与席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通座四丈。"后因以指佛像。
- 24、:(1)用青铜所雕刻或塑造的形象(如人或兽)
- 25、:指佛像。
- 26、:犹万象。
- 27、:指泥塑佛像。
- 28、:(1)失败的征兆
- 29、:(1)肖像 (2)画成的人像
- 30、:亦作“放像”。
- 31、:1.蛤壳内神像。
- 32、: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孔或受到反射﹑折射后形成的像。
- 33、:(1)用光学、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下来的图像
- 34、:1.亦作"庙象"。2.庙中神像。
- 35、:1.显露外形。
- 36、:犹容貌。
- 37、:(1)光线被凹面镜反射或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合在一起所成的影像,可以显现在屏幕上,所以叫实像。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 38、:(1)用光学、电磁等方法把图像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下来的图像
- 39、:因光线的反射作用而显现的物像。犹反映。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
- 40、: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像。见《观无量寿经》。
- 41、:1.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
- 42、:犹仿佛。
- 43、:1.亦作"妙象"。2.微妙的景象。3.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 44、:1.见"罔象"。
- 45、:(1)画像;遗像 (2)影子,身影 (3)形象。指人的音容笑貌
- 46、:1.即行乐图。2.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3.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这种方法塑像不但逼真,而且质地轻,故称"行像"。
- 47、:1.以模子铸像。
- 48、:(1)设想
- 49、:佛教语。对佛像的敬称。
- 50、:指佛像。
- 51、:(1)极像
- 52、:资质仪表。
- 53、:1.气度﹐气局。
- 54、:较小的雕像或画像。 指个人的小照片。如鲁迅有《自题小像》诗。
- 55、:1.特指孔子的画像。2.尊称皇帝的像。3.指各种宗教或民间所崇奉的画像和偶像。
- 56、:1.依稀;隐约。2.声音容貌。常指死者。
- 57、:指佛菩萨等圣像。
- 58、:1.亦作"骨象"。2.骨骼相貌。
- 59、:1.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
- 60、:1.谓外治之法。2.佛教语。指显露﹑表现在外表上的善恶美丑和言语行动。
- 61、:1.画像。2.铸像。
- 62、:(1)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
- 63、:(1)幻化虚像
- 64、:1.传说中的海神。
- 65、:亦作'造象'。塑造物体形象。 亦作'造象'。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 相片;照片。
- 66、:1.佛像。
- 67、:1.亦作"六象"。2.指凤的形象。
- 68、:(1)为纪念、宣传等目的,用石膏、花岗岩、铜等材料塑造、雕刻的人(或物)的形象
- 69、:(1)形体映在水或镜等中的影子 (2)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
- 70、:见“比象”。
- 71、:好像。
- 72、:佛教语。称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之像。
- 73、:崇高的形象。指神、佛等的雕塑像。
- 74、:(1)光线只是从像那里发散开而不是真正地会聚到那里成像的一种光学像
- 75、:(1)拍摄人或景物的影像,也作“照像” (2)相片;照片
- 76、:见“景象”。
- 77、:古代的一种巫术,认为射人画像,可使其遭灾祸。
- 78、:(1)人物的坐姿雕像
- 79、:指轩辕黄帝之像。
- 80、:石刻人像。
- 81、:(1)录音和录像
- 82、:(1)人头部的像
- 83、:生时的画像。
- 84、:(1)神仙或佛祖的图像、塑像
- 85、:1.亦作"本象"。
- 86、:(1)毛利人代表祖宗的雕像,它通常或者是大的而由木头做的,或者是由绿岩做的小而常有垂饰的
- 87、:1.亦作"貌像"。2.形象;相貌。
- 88、:帝王等封建统治者的画像。
- 89、:1.隐约貌。2.好象,似乎。3.模仿。
- 90、:1.活人的塑像或画像。亦指比照人物生时的容貌形象制作的塑像或画像。2.相貌。
- 91、:1.失去常态﹑常道。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像之象,是谓忽恍。"
- 92、:(1)站立的塑像
- 93、:1.亦作"金像"。2.金身佛像。
- 94、:(1)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 95、:1.画像。
- 96、:1.亦作"银象"。2.银身佛像。
- 97、:(1)彼此有共同之处
- 98、:(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 99、:木雕的人神像。
- 100、:1.走样,变相。2.走路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