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字开头的组词
- 1、:(1)装扮修饰 (2)装扮修饰后的模样
- 2、:装呆卖傻。
- 3、:指女子的粉泪。
- 4、:1.亦作"糚镜"。2.化妆用的镜子。
- 5、: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 6、:(1)〈方〉新婚服饰和床上用品
- 7、:梳妆打扮。
- 8、:谓盛装的容貌。
- 9、:1.亦作"妆合"。2.指妇女的居室。
- 10、:做成。
- 11、:(1)修饰;打扮;装扮
- 12、:1.梳妆台。2.指女子的住处。3.借指女子。
- 13、:1.梳妆打扮。 2.妆饰点缀。 3.渲染敷洐。 4.装饰,打扮。 5.谓点缀。 6.指修饰文字。 7.渲染敷衍。
- 14、:捧场;喝采。
- 15、:1.装裹,装殓。2.装饰;打扮。
- 16、:宫廷游戏的器具,如今陀罗之类。
- 17、:1.诬陷;陷害。
- 18、:1.亦作"妆么"。2.装腔作势;摆架子。
- 19、:1.彩饰梁栋﹑斗栱﹑素象﹑什物之类,谓之妆銮。清孙星衍《》六有解泽民撰《南禅寺妆銮佛像记》。
- 20、:装样子。
- 21、:盛梳妆品的盒子。
- 22、:打扮的式样。 打扮。
- 23、:1.见"妆幺"。
- 24、:1.装腔;做作。
- 25、:参见:妆次,粧次
- 26、:妆扮,妆扮成。
- 27、:打扮的样式;打扮。
- 28、:陪笑脸;捧场。
- 29、:1.梳妆用具。
- 30、:装饰门面。
- 31、:指妃嫔居处。
- 32、:犹妆梳。
- 33、:设好骗人的圈套。
- 34、:修饰整治。
- 35、:1.装呆卖傻。
- 36、:1.大老。指嫖客。
- 37、:1.捧场;喝采。
- 38、:指妇女的居室。
- 39、:摆架子。
- 40、:1.妆束;打扮。
- 41、:装傻,装糊涂。
- 42、:(1)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借指嫁妆
- 43、:妆佛就是用漆线工艺来装饰佛像的意思。
- 44、:1.亦作"妆合"。2.指妇女的居室。
- 45、:1.说谎;弄虚作假。2.出丑。
- 46、:1.指戏剧中的旦角。
妆字中间的组词
- 1、:1.亦作"催妆诗"。2.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唐陆畅《奉诏作催妆诗》。至宋,又有催妆词,读宋吕渭老《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 2、:(1)为了美化、保留或改变人的外表(例如为了演戏)而用于人体的调剂(除开肥皂),或为了净、染、擦、矫正或保护皮肤、头发、指甲、眼睛或牙齿而用的调剂
- 3、:偏垂一边的蓬松发髻。
- 4、:妇女梳妆的用具。
- 5、:芍药的一种。
- 6、:1.旧指妇女居住的楼房。2.古迹名。即梳妆台。亦省称"梳妆"。
- 7、:词牌名。前蜀后主王衍创此调。一段,六句,二十二字,三仄韵。
- 8、:置放梳洗用具供妇女梳妆打扮的台子。 古迹名。在今北京市景山附近。 古迹名。在昔江苏省宜兴县善权寺内。 古迹名。在今三门峡。
- 9、: 经典中国香水月季品种。
- 10、: “卸妆死”意为:字面意思即卸妆即死,形容部分明星或特定的人,对化妆和造型的依赖性强。
- 11、:元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想那厮胡作胡行,粧啉粧呆。”
- 12、:犹言粧呆粧傻。
- 13、:谓穿着轻便柔软的服装。
- 14、: 轻妆淡抹是汉语词汇,拼音qīngzhuāngdànmǒ,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
- 15、: 红色的面容和高兴的事情红,颜色的一种。
- 16、: 银:作银色讲;装:本意衣服,这里作动词,表示穿;素:白的意思;裹:意思是包起来。词意:银装素裹:在雪景中,户外的东西像被银白色包起来了一样,很漂亮。形容从上到下没有一点彩色,非常素洁。
- 17、: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妆字结尾的组词
- 1、:(1)妇女梳洗打扮
- 2、:参见:靓妆,靓粧
- 3、:(1)用化妆品修饰容貌
- 4、:1.亦作"春妆"。2.春日的妆饰。多用于女子。3.春日打扮。
- 5、:梳妆打扮。
- 6、:1.打扮,装扮。2.假装。
- 7、:旧俗新妇出嫁,必多次催促,始梳妆启行。或谓此为古代掠夺婚姻的遗迹。
- 8、:懒于梳妆打扮。
- 9、:美女的妆饰。
- 10、: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
- 11、:1.南方的妆饰。
- 12、:1.亦作"道妆"。亦作"道妆"。2.道教徒或佛教徒的装束和打扮。
- 13、:一种宫妆。
- 14、:亦作'添妆'。 指向新娘赠送财物礼品。
- 15、:(1)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
- 16、:见“整装”。
- 17、:1.亦作"佛妆"。2.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化妆,有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
- 18、:1.粗俗的打扮,借指粗俗的女子。
- 19、:1.亦作"理妆"。2.整理妆饰。
- 20、:点额,梳妆。
- 21、:指古代女子华贵艳美的面妆。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 22、:(1)妇女的盛装 (2)代指美女
- 23、:改换原有的服饰打扮。
- 24、:1.旧俗结婚,由女方亲友送妆奁至男方,谓之"送妆"。
- 25、:1.亦作"小妆"。2.稍作妆饰﹐淡妆。与"盛妆"对言。
- 26、:犹泪妆。裛,通'浥'。
- 27、:1.女子居丧的妆饰。
- 28、:化妆。
- 29、:参见:残妆,残粧
- 30、:假扮。
- 31、:(1)淡雅的妆饰
- 32、:'梅花妆'的省称。
- 33、:亦作'薄装'。亦作'薄妆'。 淡妆。
- 34、:参见:晨妆,晨粧
- 35、:参见:明妆,明粧
- 36、:1.亦作"宿妆"。2.犹旧妆,残妆。
- 37、:古代妇女的梳妆匣子
- 38、:容貌妆饰。
- 39、:半面妆。
- 40、:1.化妆。
- 41、:1.亦作"浅妆"。2.淡妆。
- 42、:聘礼,彩礼。
- 43、:后周宫人的一种装饰。
- 44、:楚地女子的妆束。
- 45、: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见“啼妆”。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
- 46、:(1)华美的妆饰;浓艳的妆饰
- 47、:(1)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
- 48、:古代妇人以杉木灰研末抹其额,或饰眉。
- 49、:1.亦作"弄妆"。2.妆饰﹐打扮。
- 50、:美丽的打扮。
- 51、:淡妆。谓妇女装饰打扮淡雅不浓艳
- 52、:1.假装,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情况来掩饰真相。2.假扮。
- 53、:比喻带着露水的花枝。
- 54、:(1)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 (2)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 55、:亦作'炫装'。 盛装。
- 56、:指过时的妆束。对时妆而言。
- 57、:亦作'醉妆'。 醉态。 醉态的装束。
- 58、:调脂弄粉以妆饰。
- 59、:(1)认真地打扮
- 60、:谓卸妆。
- 61、:谓脸部以墨化妆。
- 62、:指徐妃的半面妆。
- 63、:亦作'轻妆'。 淡妆。
- 64、:1.乱其妆饰。枉,通"狂"。
- 65、:盛装,华丽的装饰。
- 66、:浅红色的女子妆饰。
- 67、:1.亦作"吴妆"。2.指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吴道子的人物画,故名。3.形容色彩淡雅者。
- 68、:亦作'晓妆'。 晨妆。 指晨起梳妆。
- 69、:1.亦作"艳妆"。亦作"艳妆"。2.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3.借指美女。
- 70、:妆饰一番。
- 71、: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 72、:1.亦作"鲜妆"。2.浓艳的妆饰。
- 73、:1.梳洗打扮。2.洗除妆饰。
- 74、:1.新娘家运来嫁妆时﹐新郎至新娘家答谢﹐谓之"谢妆"。
- 75、:嫁妆。
- 76、:1.亦作"时妆"。2.时兴的装饰,打扮。3.当代通行的装饰,打扮。
- 77、:打扮。
- 78、:1.亦作"闹妆"。亦作"闹妆"。亦作"闹妆"。2.用金银珠宝等杂缀而成的腰带或鞍﹑辔之类饰物。3.即闹妆花。
- 79、:试着新妆。
- 80、:奇异的装束。
- 81、:亦作'盛妆'。亦作'盛装'。 华丽的装束。 喻指华美的景观或景物。
- 82、:(1)宫女的打扮装束
- 83、:首次化妆。
- 84、:拣妆亦作“鉴妆”、“减妆”,“减装”,是古代妇女梳妆盒。
- 85、: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状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 86、:表示女子出嫁时所画的美妆。
- 87、:晕妆是指化妆之后没有做好定妆,妆面不持久的一种妆容。
- 88、:古时妇女面妆的一种。薄施素粉,有如啼哭。
- 89、: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状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 90、:1.亦作"寿阳妆"。2.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见《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
- 91、:宫内的妆饰。
- 92、:1.唐代宫女发髻名。
- 93、:古代妇女一种高绾的发型。
- 94、:古时妇女的一种美容妆。
- 95、:南唐宫廷妇女的一种化妆方式。
- 96、:犹堕马髻。
- 97、:唐时妇人的一种面妆。
- 98、:入时或时髦的装饰打扮。
- 99、:参见:桃花妆,桃花粧
- 100、:古代妇女画眉样式的一种。